我国是渔业大国,然而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使传统渔业养殖面临巨大的挑战。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建设科学生态、集约高效的现代渔业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在厦门新佳颖生物科技公司,你会完全颠覆对水产养殖的印象。在这里,看不到池塘和泥土,有的是现代化的办公楼和整齐划一的立体养殖设施。公司董事长林永南介绍,2013年,他从德国引进了一套智能化生态型循环水养殖系统集成技术,采用这一技术建成了成套的立体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设备,并开始海参、石斑鱼养殖。
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海参就养在一个个类似长方形大澡盆的绿色玻璃钢容器——鱼槽里,这些绿色鱼槽可以一层层叠加,就像一间间小房子。
“这样养鱼,省水省地方。”林永南说,传统的池塘养鱼,需要大量的水,现在采用立体循环水工厂化的养殖方法,1吨水可以养80公斤到100公斤的鱼,养殖密度大提高,占地面积却比传统方式节省大概90%的土地。
双层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可高效利用养殖空间,两层水槽中的水分开循环,因此可选择两个海水或淡水养殖品种。系统不设氧气设施,水中溶氧全部来自循环水带入的氧气。而且,该系统的循环水日补充量小于5%,真正实现循环水养殖。
多层立体循环水海参养殖系统分6层,每层又包括上中下3个海参盒。30-50克的海参苗养殖到120克大概需要3个月。
目前,公司的循环水设备可用于石斑鱼、多宝鱼、中华鲟、三疣梭子蟹、海参等品种的养殖,使用年限至少20年。
这么多的鱼养在室内,如何控制病害的发生?相对于传统方式养殖的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鱼在营养与口感上会有什么不同吗?
“这种养殖模式是安全可控的,水质是经过严格处理的,温度也是可调控的,车间常年保持水产动物生长的最佳温度,在这种环境生长出来的鱼健康状况和口感都会很好。”林永南介绍,目前,国内循环水养殖大多采用水泥池,而这里采用玻璃纤维塑料水槽,美观耐用。养殖水槽为跑道式设计,进水口一端较浅,出水口一端较深,形成一定坡度,饯饵和粪便就可随水流由高处往低处流,达到自我净化的目的。
对于渔民来说,这种工厂化的养殖,不受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影响,水是每天循环过滤后使用的,不易滋生病虫害,不用撒药,所以养殖的风险小了许多。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也不使用抗生素这一类的药物和其他一些激素。
我国是渔业大国,然而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使传统渔业养殖面临巨大的挑战。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建设科学生态、集约高效的现代渔业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作为新型养鱼技术,立体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让鱼儿离开了海,走进了工厂,实现了传统养鱼向现代养鱼模式的转变。除了节水节约、安全可控外,这种养殖方式的效益也比传统养殖方式更高效。根据公司的数据显示,养殖密度130kg/m3的条件下,10厘米左右的龙胆石斑一年内可长到35-40厘米,重3-4斤,远超网箱和土塘养殖。
林永南介绍,公司除了做示范养殖,也在培养自己的团队。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投喂石斑鱼跟传统方法不一样,他们遵循定时、定质、定量的“三定”原则。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和试验,希望公司的团队能把循环水养殖技术掌握得更加成熟,今后能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