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之处,水系发达,自然资源丰富,孕育出许多知名食材和特色美食——从远销海外的黑皮冬瓜,到“红”遍湾区的三水河鲜,优质美味的农产品无一不撩动着食客的味蕾。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单,三水有2个水产品入选,分别是三水鳜鱼、三水加州鲈,入选水产品数量名列全省前茅。这是继2019年黑皮冬瓜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后,三水名特优新农产品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河涌交错、水网密布、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三水,不仅是发展水产养殖的宝地,更是渔业企业发展的沃土。
佛山市三水区渔业产业园核心区域位于西南青岐,面积约2万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1.3万亩,主要养殖加州鲈、鳜鱼、鳗鱼、生鱼等等。
园内吸引了包括广东梁氏水产种业公司(下简称“梁氏水产”)在内的18家规模企业,如广东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顺安丰泰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等,先后获评“广东现代渔业产业示范园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西南街道和青岐村委会在水产养殖项目上也分别入围省级“一镇一业”专业镇、“一村一品”专业村。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三水渔业产业园“智慧渔芯”落成启用。它坐落于三水区渔业产业园的核心区中北部,占地14.7亩,内建有科研楼、专家楼、公共科创楼、培训中心等,集渔文化展示、科技研发、双创孵化、培训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该项目旨在以科技智慧打造园区渔业发展“芯片”,引领大湾区乃至全国淡水渔业发展潮流。园区可通过“智慧渔芯”科研创新平台,借力高端智库,搭建产业联盟,推动万亩淡水养殖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兴旺和富民兴村。
经过5年时间的建设(2018年-2022年),佛山市三水区渔业产业园“一带、两轴、三芯、四区”的总体规划已完成。其中,“三芯”则是水产科研机构集聚的智慧渔芯、美丽乡村示范的乡村绿芯、组织引领的党建民芯建设,“四区”则是打造了渔业物流加工区、现代渔业生产区、渔业科技集聚区、湿地生态休闲区。
三水加州鲈的营养价值丰富,富含多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脑黄金”——DHA,肉厚刺少,无土腥味,味道鲜美,是制作酸菜鱼的一大选择,因此还吸引了知名连锁餐厅太二酸菜鱼在三水建设了连片2300亩直供养殖基地。
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的加州鲈鱼孵化控温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育苗工作,在卵池内均匀布置经消毒的棕榈片。佛山日报记者王澍 摄
备受市场青睐的“优鲈3号”,是梁氏水产与珠江水产研究所合作研发推广的优良品种。因其生长速度快、易驯化、规格均衡等优点,苗产量逐年攀升,2022年已占市场份额约10%。
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的加州鲈鱼孵化控温车间内,经消毒后的棕榈片均匀分布在池内,正在孵化鱼卵。佛山日报记者王澍 摄
此外,梁氏水产早些年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团队合作,建立广东梁氏名优淡水鱼种质创新院士工作站,培育出了全雌翘嘴鳜“鼎鳜1号”,并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新品种,入选为农业农村部公告推广11个水产新品种之一。
梁氏水产在全国拥有良种繁育基地15个,产品覆盖国内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以及西南等二十多个省份的重点养殖地区。
“农业品牌提升,需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三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三水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建成了一批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的特色现代渔业养殖、生产基地,渔业已初步形成产、供、销产业链模式,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截至目前,三水全区共有鱼塘面积14.9万亩,全区建成8个国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拥有7个生态健康养殖小区和3个省级水产良种场。2021年,三水区水产养殖业总产值27.2亿元,水产品产量14.5万吨。
近年来,三水区农业农村局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积极推进鱼塘标准化改造,强化养殖尾水治理改善水产养殖条件,鳜鱼、笋壳鱼、加州鲈、生鱼及黄骨鱼等名优品种养殖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三水区农业农村局坚持科技创新,大力推行品种培优、品牌打造、品质提升和标准化养殖,激发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其中,重点搭建院企合作桥梁,推动珠江水产研究所三水基地、中山大学林浩然院士工作站等相继落户三水区渔业产业园,培育研发了“鼎鳜1号”“优鲈3号”“乳源1号”“白金丰产鲫”等国家认定新品种,水产种业研发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2022年7月1日,《三水区水产养殖主要品种生产技术规程》正式印发,针对鳜鱼、加州鲈、红罗非、笋壳等8个养殖品种,在种苗、饲料、提升养殖水环境、生产等环节予以指导和规范,进一步提升水产品质量,助力三水区创建水产品强区。
“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和培育农业品牌,落实现代都市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农业品牌创建行动。”三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站上全国的舞台,名特优新农产品将成为三水特色优势农业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