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渔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渔业发展正面临资源、市场、机制、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制约,在有限的渔业资源条件下,要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增长就需要在养殖渔业上寻求发展,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单位水体产量,适当增加可养水域等;
然而应用已有的传统养殖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品质量下降、养殖环境恶化、疫病肆虐等诸多问题,要实现到2030年水产总产量再增加1000万吨目标,必须大力发展高效养殖。
传统的开放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和类便,常作为直接污染源外排,大量无机和有机营养元素如氨氮、磷酸盐、溶解性有机碳和有机颗粒在水体交换中直接进入环境,造成整个养殖水域大环境的恶化,进而引发水质污染、病害滋生、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无法保障等一系列限制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此外,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养殖种类增多,养殖和苗种繁育产业也迫切需要建立技术先进、稳产高产、低成本、高效益的养殖和繁育成套生产体系与设备,但目前现有的养殖/育苗场设备简陋、生产成本高、生产能力低下、稳定性差,受人为、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弱,全行业处于低投人、高成本、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经济效益波动的恶性状况中。
采用封闭循环水养殖/育苗系统成套设备经济效益显著,可以提高单位养殖/育苗水体生产能力20-30倍,提高生产过程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人为因素干扰和生产对环境的依赖性,可以做到以销选产,防止供求严重失调,保证生产稳定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大力开发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提升水处理装备水平已成为我国发展可持续渔业的迫切需求。
在未来,公众和管理部门对水产养殖模式环境影响的监督将日益严格,将迫使水产养殖业改进管理,减少环境影响,提高这一行业的环境可持续性并保证其经济可行性。
全球的气候变化将进一步促进水产养殖生产采用养殖新模式。虽然气候变化对水产养殖的影响还未定性,也无法进行预测。
但近5年,水产养殖业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升高、天气和水资源变化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如南方的冻害、台风、降雨和北方的持续干旱等;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目前水产养殖业“靠天吃饭”的局面,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或许就是未来应对气候变暖的方式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