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深入养殖场,强化水产种业技术研发联合攻关,破解水产种业“芯片”难题;烈日下奔波在不同海域,放流一尾尾鱼虾蟹幼苗,养护水生生物资源;黑夜里穿梭在海鲜批发市场,第一时间完成水产品抽样,守护水产品质量安全秉承“扶渔兴海”的初心和使命,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以服务为导向,突出技术支撑,围绕主责主业狠抓贯彻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开新局、见成效。
在海马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孵化罐旁检查小海马的孵化情况,轻轻一捞,一尾尾海马苗在水中欢快畅游;东风螺孵化基地里,厦门大学科研团队正在测定东风螺的生长性状。
虽是隆冬,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却暖意融融。随着厦门水产种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的投入使用,一个个育种、育苗团队相继入驻,生生不息的蓝色希望在这里孕育。
据了解,厦门水产种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目前已经引进厦门大学鲍鱼、东风螺育种团队,海水鱼类(以大黄鱼为代表)基因编辑技术团队,集美大学鳗鲡、海胆育种团队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石斑鱼、海马科研团队等5个科研团队共7个品种入驻。
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为了摸清家底情况,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如何把水产种质资源分得更细些、摸得更清些?在此基础上,他们再次查阅大量资料进行钻研,对厦门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特征特性及遗传结构等状况再摸底、再核实、再调研,编制完成《厦门市水产种质资源名录库》,有力促进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厦门水产养殖户有多少?他们都在哪?在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记者看到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记着我市水产养殖主体、养殖面积、养殖物种等信息。这是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联合各区开展水产养殖主体普查并编制的“厦门市水产养殖主体空间布局一张图”,图上详细列明了1000余家养殖主体,养殖水域面积13000余亩,全市水产养殖情况一目了然。
渔业技术推广是渔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都把抓春季生产作为重头戏,与执法部门、各区水产技术部门、渔业社区等多渠道联动,为渔民、渔企送培训上门,走访指导养殖企业开展春季生产。为提高渔民生产技能,组织开展“南美白对虾繁育技术和绿色健康养殖管理”“加州鲈繁育技术和日常营养管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及尾水处理”等技能培训,选送年轻渔业从业人员参加省渔农大专学历教育培训。
碧海中,一群“白色精灵”竞相追逐、跃动海面。近年来,在厦门海域,市民经常邂逅中华白海豚。作为厦门海域生物链顶层的中华白海豚频频露面,种群百公里遇见率明显回升,这无疑是厦门海洋生态显著改善和渔业资源丰富的生动见证。
其背后,离不开厦门持续21年的增殖放流。自2003年以来,厦门已累计放流种苗超过75亿个单位,放流规模不断扩大,放流品种不断优化。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表示,20多年来,厦门不间断实施增殖放流,让全民既增强了生态意识,又激发保护海洋资源的主动性,对有效增加渔民收入、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23年,我市累计放流鱼虾蟹苗5批次约4.7亿个单位。其中,去年6月6日在厦金海域携手金门开展“两岸共护一片海”厦金两岸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双方共同放流经济物种共约576.6万尾,增进两岸民众保护海洋的意识;去年6月8日,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举行“68全国海洋宣传日”主会场活动,现场放流80多万尾(只)苗种,全民海洋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为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去年还会同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渔业处重新修订《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规范》,协助相关处室编制《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关于加强厦门海域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管理工作的通知(试行)》,进一步规范放流和放生管理制度。
在厦门,一条鱼想要“游”上餐桌,必须“过五关斩六将”,经过重重检测后才能放行。这,离不开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的日夜坚守。
作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部门,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长期坚守一线,持续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开展多频次、高强度的水产品抽检,确保市民吃上放心的水产品。
针对节前激增的水产品消费需求,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联合市海洋执法支队等部门加大抽检频次与检测力度,力求实现对养殖主体抽样的全面覆盖,当好水产品源头的把关人,切实保障市民餐桌安全。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据统计,去年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共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525批次,开展产地水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33批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该所持续推进“一品一码”全程追溯系统建设,积极推动我市各注册生产主体完成赋码,累计台账总数16320条,生成追溯码1780条。
在刚刚公布的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名单中,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检验检测实验室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刘丽丽榜上有名。
用青春书写,用奉献诠释责任。刘丽丽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明责善为,敢于担当,十几年如一日,坚守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第一线,扎根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最前沿,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为厦门渔业健康发展尽其所能。
作为一名渔业技术人员,刘丽丽长期奋战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第一线。经多年实践总结,她摸索出一套“讲+测+追”三步走的服务模式。
讲,就是宣讲知识。刘丽丽时常深入偏远的养殖基地,向养殖户宣贯水产品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食品安全法、渔业法、《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等知识信手拈来。面对面讲解、手把手传授,她将“讲习课堂”搬到养殖户家门口,只要一张小板凳,就能马上开讲,被养殖户亲切地称为“板凳课堂”。近年来,“板凳课堂”年均开讲20余期,服务群众200余人,发放宣传册500余份,食品安全意识在养殖户心里生根发芽。
测,就是精准检测。刘丽丽扎根枯燥的检验检测实验室,复杂的样品处理和精准的仪器分析,为厦门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近三年来,她带领团队累计完成超3000批次的水产品样品检测,严控水产品质量安全。
追,就是“码上”追溯。作为厦门首批“一品一码”讲师团成员,她熟悉水产品质量安全“一品一码”追溯系统的管理与使用。“追溯码,就是这条鱼的身份证!”她绘声绘色地向养殖户讲解追溯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赋码销售的意义,推动各养殖生产主体积极参与赋码,做到“源头可溯、去向可追”。
上得了讲堂,下得了水塘,左手进行检测实验,右手操作赋码系统,多专多能的她是水产品质量安全坚定的守护者。
刘丽丽经常往来于渔民养殖基地、苗种生产基地,深知水产养殖的艰难与不易。她说:“我们管好百姓的菜篮子,让大家吃得放心。同时,也要让渔民鼓起钱袋子。”
2021年10月,厦门某养殖场频发黄颡鱼死亡情况,养殖户焦急万分。她立即带队前往养殖基地,详细了解病害发生情况、现场采样,第一时间结合疫病发生情况和检测结果,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疫病检测与防控可以极大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有效预防疫病大面积发生。在她的牵头下,厦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得到有力推动。2021年起,她连续3年带领团队顺利通过全国水生动物防疫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验证,为疫病的防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2022年4月,她和团队多方奔走,采样检测,为开具出本地区第一张官方《水产苗种产地合格证明》提供有力技术支持。这也标志着厦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的全面落实。
刘丽丽从不吝惜自己的技术经验,注重“传帮带”,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的水产品检验检测技术铁军。她作为指导老师,2016年、2017年连续两届随队参加福建省水产品快检竞赛,分获冠、亚军;2019年,她指导队员参加第一届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团体、个人一等奖。在她的带领下,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检验检测实验室获评“福建省五一先锋号”称号。
潮水退去,郁郁葱葱的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木榄、红海榄露出发达的根系,长势良好;招潮蟹、小鱼自在穿梭其中,空中白鹭翩翩飞舞经过生态修复的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如今已成为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绿色缓冲带,有力保障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厦门高颜值的一张生态名片,也是厦门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点。
2023年9月27日,“中国福建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减灾案例”作为国际8个典型案例之一,在中国盐城全球滨海论坛向世界发布,宣介中国经验。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位于同安湾东、西溪入海口的海水淡水交汇处。从2005年开始,厦门市委托以“中国红树林之父”厦门大学林鹏院士为核心的红树林科研团队,成功培育种植了约5万平方米实验林;基于实验林的成功经验,厦门市分两期实施下潭尾红树林生态修复,包括退养、清淤、造滩、种树等。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总规划面积约404万平方米,种植红树林约85万平方米;建成码头5座、景观栈道长度约5.3千米,及公园配套设施。
经过几年培育,下潭尾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物种数、生物量和个体数均有3倍至5倍的增长,形成良性生态链。成片的红树林不仅是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绿色缓冲带,还能有效净化水质,对防止互花米草入侵起到积极作用。园区也成为厦门市青少年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1月,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全面开放。一年来,游客来访量超150万人次,最高峰达4.6万人/天。
2017年,该项目成为金砖国家厦门会晤碳中和项目,是国内外大型会议“零碳排放”的又一示范样板。5年来,联合国秘书长海洋特使彼得汤姆森(Peter Thomson)先后两次到访,并将其作为红树林恢复的典范在世界各地的演讲中多次引用,充分肯定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平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