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娇贵。受制于养殖条件和繁育技术,虹鳟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养殖,商品鱼养殖地难以复制、苗种主要依赖进口。
2021年8月,虹鳟繁育“卡脖子”技术被攻克,新品种“水科1号”通过国审。几乎与此同时,新型数字化水产养殖设备数码渔桶在武汉横空出世。
从北国黑龙江游来、生活于清澈冷水中的虹鳟,在湿热的武汉能成活生长吗?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武汉国家农创中心高农生物园,湖北大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场科技”)创新研发中心,虹鳟“水科1号”就养在这里。
大场科技,一家初创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看上去有些简陋,但门口“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的牌子夺人眼目。
养殖虹鳟的数码渔桶,分置在两个不大的房间里。进入房里,光线暗黑。“数码渔桶养殖黑灯作业,无需人员值守。”大场科技副总经理余文彬打开房灯,才看清了它的模样:直径4米、高1.5米、水深1.2米,养殖密度每立方水体50到60公斤。
记者站在数码渔桶边的台阶上,只见桶中密密麻麻的小虹鳟随着漩流畅游。余文彬说:“这是刚繁育不久的幼苗,已长到15至20克。”
另一房间的数码渔桶里,养殖两个多月的虹鳟,已长到100克左右。余文彬向桶中抛撒一把饲料,抢食的鱼儿迅即掀起阵阵浪花。
“虹鳟活力十足,数码渔桶完全满足它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余文彬介绍,虹鳟喜栖于清澈的冷水中,在20℃以下的水温中生长。国内养殖虹鳟,一般都在高寒地区的水库。在自然环境中,高原水库、山间清泉,才能满足虹鳟生长的要求。
我国虹鳟苗种主要来自国外,种苗孵化成活率仅为50%,而在数码渔桶中提高到了85%以上。余文彬说:“从50%到85%,数码渔桶突破了冷水鱼种苗在工厂循环水场景下的孵化瓶颈,我们有信心将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
余文彬介绍,数码渔桶是全数字化的智能孵化养殖设备,背后有9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做支撑。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数码渔桶可以根据不同鱼种、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自动调节最适宜的养殖环境参数。
记者现场看到,数码渔桶内壁与水体间设置环舱生化过滤系统,舱内随水流翻滚的生化填料,可以100%分解水中的氨氮,保持水体微生物代谢稳定。
除环仓生化过滤系统,数码渔桶还设计了水循环、消杀、物理过滤系统,实现了水体的高效过滤净化和循环利用。
保证水质稳定优良,检测分析是关键。水质检测盒自动全天候对水质进行实时体检,内容包括亚硝酸盐、硝酸盐、总碱度、总硬度、pH值、氨氮等12项数据,2分钟就可以上传管理平台。
传统水产养殖一天投喂2-3次,而数码渔桶按照少吃多餐理念,一天投喂8次,每3小时一次。每次的投喂量,利用大数据对鱼的生长阶段、生长长度、生长速度,以及水质等因素计算得出。
程飞说,数码渔桶起初也是每天喂3次,后来发现每次投喂后,水中的亚硝酸盐指数迅速升高,给生化过滤系统带来巨大压力。经过实验摸索,改为少吃多餐,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多次投喂,每次的投喂量依据数据分析决定,进行精准投喂。
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阿拉善“长江有鱼”公益项目启动。来自湖北的IT大咖甘泉、刘应龙等人参与该项目,为上岸渔民寻找小型渔业设施,帮助渔民转产转业,但寻遍国内竟然未得。于是,他们决定成立团队自己研发。
2021年,大场科技在武汉光谷成立。当年9月,数码渔桶1.0版诞生。此后,在仙桃建立实验基地,推出2.0、3.0版,成功养殖鲈鱼、鮰鱼。
第二年6月,一个偶然机会,大场科技团队去到新疆博乐市,当地高度认可数码渔桶养殖,双方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准备在博乐进行高端冷水鱼养殖。
好事多磨。7月,新疆突然暴发疫情,大场科技团队不得不退回武汉。8月,追寻到虹鳟新品种“水科1号”,与繁育单位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达成合作,数码渔桶牵手“水科1号”。12月,“水科1号”游进4.0版数码渔桶,正式开启虹鳟的工厂化养殖试验。
余文彬介绍,鄂州养殖工厂一期占地面积10亩,设置直径8米的数码渔桶24个,以养殖虹鳟为主,兼养鳜鱼、鲈鱼等高经济价值淡水鱼,预计年产量10万公斤。
我国虹鳟市场年需求约30万吨,但年产量不到4万吨,商品鱼和苗种市场缺口大。鄂州养殖厂计划9月建成投产,将为市场提供各种规格的虹鳟苗种。
余文彬说,随着数码渔桶养殖技术的推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将更多地摆脱传统水产养殖对经验和劳动力的依赖,大大提高养殖效率和效益。据测算,相比传统水产孵化养殖方式,数码渔桶技术可节省90%的用水量,提高30%的鱼苗产量,降低70%的人工成本。
前不久,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夏立新一行专程来汉考察,认为“‘水科一号’与数码渔桶是完美结合”。夏立新与大场科技董事长甘泉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高端冷水鱼数字化养殖技术的推广,使我国虹鳟养殖不再受制于外部因素,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