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低于0.2吨/万元,综合利用率达到15%;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低于0.01吨/万元,综合利用率达到5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达到10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秸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等指标完成巢湖市考核要求。全文公示如下:
为推动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现将《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21﹞40号)、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委《“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合肥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合政办﹝2023﹞4号)和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部署,推动全区“无废城市”建设,结合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安巢经开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环境统计数据,2022年,安巢经开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8335.44吨,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为300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229.4吨。安巢经开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冶炼废渣3000吨,废砂2838.8吨,金属边角料886.4吨,污泥767.44吨,炉渣351.4吨,占总量的94%。近年来,安巢经开区持续深入开展“执法+帮扶”行动,指导企业登录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现场提出详细整改建议,并不定期加强跟踪督查,确保企业限期整改。为健全园区企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安巢经开区全面摸排区内企业,核查企业污染排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分类登记建档,对一般工业固废实施产生、处置、运输等全流程监控。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安巢经开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比例。
2.危险废物。安巢经开区指导并监督区内企业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规定开展危险废物储存、运输和处理。2022年,安巢经开区纳入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涉危废工业企业共62家,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1048.1573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548.1065吨。安巢经开区工业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酸365.8吨,焚烧处置残渣190.788吨,含铅废物113.3548吨,表面处理废物107.7097吨,其他废物99.4281吨,占总量的84%。区内危险废物全部实现安全处置。开发区现有1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总核准经营规模为1.5万吨/年,利用处置能力满足实际需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个,已全部纳入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
3.生活源固体废物。基本建立生活源固体废物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体系。2022年全区城乡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1万吨(不含厨余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清理实现保洁公司收集、清运、转运、巢湖市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现有4辆压缩式垃圾运输车负责全区8个行政村35个村庄和各园区单位、建筑工地的生活垃圾清理清运,做到全面覆盖、应收尽收,桶装车载、密闭运输,日产日清、车走地净,收集、清运、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0吨/天,集中转运至巢湖市中材水泥窑协同处置焚烧项目进行集中无害化、规范化处理。生活垃圾处置实现无害化、资源化、科学化,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区每天产生厨余垃圾约10吨,计划2024年起全面推进厨余垃圾分类工作。市政污泥实现无害化处置,2022年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为100%,全部交由安徽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无害化利用处置。设立渡江路和金湖大道2处可回收垃圾指定回收点并逐渐推广,加快再生资源分拣能力与本地生活垃圾回收量相适应的体系建设。加强塑料制品源头减量,规范塑料垃圾回收处置,推进废塑料再生利用。
4.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工程渣土、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等。2022年,全区建筑垃圾产生量为2.47万方,主要由房屋拆迁、景观工程项目产生,主要用于我区厂房、道路、地产项目建设及引江济巢工程回填平整等,一部分与巢湖市局并联审批后运往巢湖市部分建设路段资源化利用。多举措强化建筑垃圾运输精准管理,注重源头监管防范,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
5.农业固体废物。本区无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农业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等。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弃农膜“两回收”稳步推进。
全过程监管体系有待健全,部分中小企业未在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申报,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及利用处置情况统计不完善,智慧化监管水平有待提升。综合利用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有待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偏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缺乏。安巢经开区一般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及资源化利用基本以产废单位自行联系利用处置单位为主,资源化利用途径相对单一。
部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全过程管理意识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效果不明显。小微企业危险废物体量少,种类多,规范化管理水平较低。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转运体系有待健全。易燃易爆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监管难,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和判定方法。管理支撑能力仍有不足,智能化监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生活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相关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商户和公众环保意识不强,消费依赖强。公众对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意识不强、投放参与度低准确性不高。厨余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面不够高。有害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尚不完善。小型电子产品回收渠道不畅。
安巢经开区工程渣土全部合理消纳,用于新建工程需要,且尚有不小缺口,缺乏与其他地区工程渣土供需信息对接。少量拆除拆迁建筑垃圾采用外运资源化利用,消纳模式单一。
安巢经开区仅涉及少量农田,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农作物秸秆、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利用处置工作开展较迟,监督管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习总在合肥市考察时强调,要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要以巢湖综合治理为总抓手,系统实施“五大工程”“四源同治”,实现“保护好山好水”到“全面绿色转型”。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落实习总对巢湖治理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对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特别是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创美丽安巢新篇章”。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推动固体废物管理与城市建设管理有机融合、高效解决城市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提升城市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巢经开区借力合肥创新平台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参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分工和创新分工体系,着力对接G60科创走廊主要城市的科创资源,有利于推动固废利用处置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安巢经开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建筑垃圾和产业类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压力逐步提升。旅游业发展向好,接待游客人数稳步攀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生活源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上升,对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和末端无害化提出更高要求。安巢经开区现有的政策规划与固体废物管理目标衔接不畅,固体废物收集转运、利用处置技术设施保障不足。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项目还面临选址和落地困难等问题,需统筹兼顾,多方面协调。
安巢经开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也需进一步落实到位,固废领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面临巨大挑战。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合肥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统筹区域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升区域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区域全面绿色转型,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五大名城”发挥作用。
系统谋划,协同推进。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将“无废城市”建设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城市建设管理充分衔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落实。创新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推动部门间协同联动,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实现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目标为导向,针对收运体系不健全、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处理处置项目落地难、信息化管理手段不足、全过程监管不到位、市场培育不足等问题和难点,逐一靶向施策、精准补短。
长效监管,创新驱动。按照合肥市“控源头、堵落地、严打击、建机制”要求,推动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创新,促进形成“无废城市”建设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优化阶段性建设指标体系,稳步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权责明确,社会共治。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厘清部门职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公众绿色生活理念。加强政策引导,按照党政主导推动、部门协同推进、企业自我约束、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组织监督的建设模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干部群众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成果同享的良好氛围。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发挥安巢经开区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发展集中、组织有序等优势,掌握主要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数据清单,找准薄弱点及关键环节,清晰定位目标,突出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固体废物综合管理体制机制。
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低于0.2吨/万元,综合利用率达到15%;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低于0.01吨/万元,综合利用率达到5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达到10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秸杆综合利用率、农膜回收率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等指标完成巢湖市考核要求。
“无废城市”建设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支撑体系基本形成,减污降碳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固体废物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文化培育成效显著,“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展望2035年,五大类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全面提升,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四大体系趋于完善,“无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级指标为:工业、农业、建筑业、生活领域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及制度、技术、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与群众获得感等。
指标分为三类:第1类(标注★)为必选指标,共23项;第2类为可选指标,共9项;第3类为自选指标(标注☆),共5项。
指标设定综合考虑安巢经开区发展定位、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