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板,给我称5公斤虾子。”8月10日下午,一台小车开进湘潭经开区响水乡朝龙村罗氏虾养殖基地停车坪,车主一边倒车一边吆喝,显然跟这个老板张浩很熟悉。就在张浩与一名员工从临时寄存池中捞虾装袋时,又来了一个要送货的电话。
张浩说,自从7月下旬试销罗氏虾以来,每天捕捞约50公斤,基本被市区的几个饭店收购了,每公斤售价100元左右。谈及罗氏虾养殖半年多的感受,他表示:“累并快乐着!”
张浩祖籍安徽,2002年从南海舰队退伍后,机缘巧合来到湘潭市自主创业,在货运物流行业摸爬滚打16年,收获满满。然而,他不安于现状,希望有新的追求、新的成功。
张浩的一位浙江籍战友退伍后,回到家乡从事罗氏虾繁育和养殖产业,拥有1000多亩育苗基地、2000多亩养殖基地,产销两旺,客户遍及多个省(市)、自治区。自2018年初开始,张浩在多次战友聚会交流中表示,迄今为止湘潭市还没有罗氏虾养殖基地,湖南省内也少之又少,主要依靠从江浙一带空运发货,市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很想改行养殖罗氏虾。
而战友一再劝他别改行,因为罗氏虾属于海水育苗、淡水养殖的“富贵型”虾种,不仅对水质、饲料要求比较高,育苗期水温必须在22度以上,生长期也要16度以上,比养殖小龙虾、青蛙等水产品难度更大,资金和精力投入更多。只要一丁点儿闪失,就可能前功尽弃,血本无归。
与大海打了多年交道的张浩,有着特种兵固有的闯劲和韧劲,看准的事情轻易不言放弃。战友拗不过他,只得同意提供虾苗和技术支持,在湘潭开辟罗氏虾养殖基地。湘潭市农业农村局对他的选择也表示支持,安排专人给予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希望他从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填补湘潭市罗氏虾养殖行业空白。
经反复考察,张浩最终选定湘潭经开区响水乡朝龙村新建组的一片田垄作为养殖基地。这里距离市中心只有10公里左右,交通方便,所流转的60多亩耕地全在种植结构调整区,一侧有韶山灌渠穿过,水源稳定。
从去年11月15日开始,张浩组织人员和机械进场整理出13口虾塘,并修建了工作用板房、锅炉房,完善其他辅助设施。整整忙碌了4个多月,投资近200万元,终于将前期准备工作搞好。
今年3月29日凌晨4点左右,气温很低,还下着大雨,从浙江来的虾苗运输车抵达养殖基地。寒夜中,张浩和员工一字排开,冒雨将200多个泡沫箱传递到恒温育苗池。每个箱子里用增氧袋盛着虾苗,共计有240万尾。一直到上午10点,才将所有虾苗安顿好。
“这和当年在部队里的强化训练差不多,连我都累得够呛。”张浩说,换下湿透的衣服,大家倒床便睡着了。
虾苗进场后,张浩和员工必须每天24小时轮流巡塘,一小时一次。尤其是突然强降雨、强降(升)温的恶劣天气下,必须尽早采取措施,预防水中缺氧。同时,还要预防飞鸟、泥鳅、鳝鱼等罗氏虾的天敌危害,想办法驱散或捕捉。连续几个月的操劳,张浩的体重从90多公斤降到了75公斤,“成功减肥”是他引以为自豪的意外收获。
“这几个月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养殖基地,两个年幼的孩子及家务都交给了妻子。”张浩说,即便是严防死守,还是发生了两次意外,损失十多万元。
5月中旬的一天突降大雨,虾塘水位陡升,张浩和员工连夜排水,但依然跑掉了一部分虾苗;因连续几天强降雨,导致刚进大塘的虾苗难以适应,损失了一部分。
6月初的一天凌晨4点左右,张浩像往常一样按时给虾塘开增氧机,发现一口虾塘受闷热天气影响,出现了“虾子爬岸”的异常情况,但已无力挽回。到天亮,因缺氧死了250多公斤。“这些虾子如果长成,约有1000公斤。”说起这件事,性格刚毅的张浩不免有些伤感。
在战友的指点以及湘潭市农业农村局专业人士不定期的现场指导下,张浩养殖基地的罗氏虾长势良好,预计总产量有2万公斤。自7月下旬开始试销以来,上门提货和电话订货的络绎不绝。
“常温条件下,罗氏虾不能在湘潭市越冬,必须在9月底前全部销完。”8月10日,市农业农村局专业人士提醒张浩,冬春至初夏低温季节,可以利用闲置的罗氏虾塘饲养一批小龙虾,以增加收益。张浩表示这个建议好,将尽最大努力为湘潭市特色水产养殖业贡献一份力量。
张浩表示,待自己技术经验相对成熟,销售渠道稳定后,将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带领附近村民一起养罗氏虾,打造“响水乡罗氏虾”品牌,同时开辟近郊休闲垂钓等相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