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杏彩体育官网下载:金秋丰收场景处处有

2024-03-10 16:21:45

作者:杏彩体育官网下载地址      来源:杏彩体育官网下载app
金秋丰收场景处处有

  近日,吉林省四平市玉米主题街区正式开街,百余户商家展出、售卖的300余种玉米主食产品、菜品和糕点等美食,备受消费者欢迎。在其中一个摊位前,四平市鲜谷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热情地推介自家的鲜食玉米,黄玉米、白玉米、黑玉米、花玉米、水果玉米……品种不一而足,香气格外诱人。

  四平市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核心区,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优质玉米之都”。这里出产的玉米形美色亮、气香味甜,“四平玉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2016年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并核准注册。得益于这样的地理优势和产品优势,四平市近年来大力发展鲜食玉米种植和加工,取得积极进展。

  鲜谷公司总经理孙立波告诉记者,玉米生长的季节性较强,能鲜食的玉米采收期短,所以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及时将其收获、冷藏,并经剥叶去丝、清洗漂烫、真空包装、灭菌冷却等步骤,加工为袋装鲜食玉米。今年初,他们与一家大型网络平台达成合作,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两条全自动鲜食糯玉米生产线万棒鲜食玉米。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解决500余名农民就业问题。

  据悉,鲜谷公司还准备投资6000万元,建设冷库、保鲜库和玉米面生产线亿元,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公司员工大多是附近的农民,经过严格培训后上岗,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的就近就业机会。”孙立波说,鲜谷公司拥有8000多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其中与农户签订回收订单的约为4000亩。

  在梨树县聚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98户合作社成员种植了60多公顷的鲜食玉米。合作社负责人邵明明表示,合作社与鲜食玉米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约定种植品种、质量标准、保底收购价格,让种植户直接参与、直接受益。“因为鲜食玉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订单一点儿都不愁。”邵明明说。

  鲜食玉米不仅优化了种植结构,还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以务工收入为例,聚丰合作社每年用工2万多人次,以1名村民务工一天赚200元计算,该合作社每年可带动周边农户务工增收共计400多万元。

  四平市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寇春生介绍,近年来,随着更多企业相继加入,四平市鲜食玉米年加工能力迅速提高,已由2021年的3000万棒提升到目前的2.3亿棒。为确保鲜食玉米的品质,四平市及时制定并实施一级原粮玉米、一级鲜食玉米两大地方标准,主要指标参数均优于国家标准及同行业地方标准。

  除了鲜食玉米,四平市近年来纵深实施玉米主食化战略,玉米发糕、玉米饺子、玉米方便面、玉米月饼等百余种玉米主食系列产品、菜品和预制食品线上线下全面铺开,实现了“从一根玉米到系列主食”的精彩蝶变。四平市委郭灵计表示,四平将坚定瞄准玉米深加工和主食化主攻方向,谋划引进更多项目,争创“中国玉米美食地标之都”,着力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努力把好玉米做成好品牌、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为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作出更多探索。 (经济日报记者 马洪超)

  金秋九月,稻香蟹肥。在迎来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丰收场景处处可见,丰收喜悦处处可感。在宁波宁海县一市镇前岙村,海山丰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技术基地,青蟹迎来了大丰收。

  “今年合作社预计收获30万只青蟹,销售额可达近3000万元,较去年增长5%,带动周边1000余户养殖户增收。”海山丰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刚满介绍,一市镇是宁海青蟹养殖主产区,出产的青蟹壳薄肉细,品质上佳,是宁波市海水养殖水产品中的第一个有机产品,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认证标志。目前,全县青蟹养殖面积达7万亩。

  宁海县青蟹品质产量双提升,得益于走品牌创新、高校技术研发之路。早在10年前,该合作社就推出“蟹大人”品牌,同时布局与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建立基地联合发展模式,以技术共享、标准输出、品牌化经营等模式,带动周边村庄广大养殖户实现共同富裕。借助分笼养殖,宁海成蟹重量普遍在0.25公斤以上,最大的可达到0.45公斤,成活率也从10%提升到了70%。

  同时,宁海县全方位与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合作,并研发了养殖软壳青蟹的技术。由于软壳青蟹在蜕壳的过程中把体内的杂质一并蜕掉,干净卫生且蟹肉大多都可食用,其售价是普通青蟹的两倍以上。

  养殖丰产增收,销售“线上+线下”齐步走。今年,宁海县通过加强冷链设施、深加工建设,以“基地+电商”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开辟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我们研发出刚好容纳一只青蟹大小的食用级塑料蟹型透明盒子,承重50公斤,解决了网上销活鲜的包装痛点,青蟹搭上电商的快车,最多的时候每天达到五六百份订单还供不应求。”陈刚满说。

  在合作社品牌与技术支持下,前岙村村民叶可赞家养殖的青蟹产销两旺。50余亩青蟹塘,今年预计亩产200公斤,销售额预计30万元左右,较往年平均提高了20%。

  “我们将继续加强青蟹养殖的技术培训,联合海山丰水产专业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养殖大户引领和带动,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助农增收。”宁海县一市镇副镇长褚孔备说,为进一步扩大共富带动效应,镇里打造了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珍鲜海味”共富工坊,吸收育苗、养殖、加工、大宗鲜活流通等7类产供销产业链组织和5支骨干队伍,集来料加工、品牌带动、电商直播、产业赋能、农旅融合等功能特点于一体。今年以来,已帮助销售青蟹、小海鲜等时令生鲜农产品超3000吨,为养殖户增收超500万元,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 (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这两天,在山东聊城市冠县灵芝科技示范园恒温恒湿大棚里,一人高的立体网格菌房依次排开,灵芝菌在封闭菌房里喷出仙雾般的“孢子粉”,经抽集器吸收后,集中在无菌包里,等待深加工。

  “灵芝孢子其实就是灵芝的种子,是灵芝的精华,破壁后灵芝孢子粉的价格很高。我们这个设备的孢子粉收集率能达98%。”冠县灵芝科技示范园负责人邹峰介绍。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冠县位于黄河中下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我国重要的灵芝种植基地、富硒灵芝产业基地。当地灵芝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灵芝棚体上万个,灵芝专业种植户3000余户,从业人员5万余人,孢子粉和子实体产量共计达1.2万吨,已形成集灵芝培育、种植、深加工、创意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2014年,冠县灵芝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冠县店子镇王当铺村的王明瑞经营着50个灵芝大棚,约160万支菌包。现在正值灵芝成熟的季节,王明瑞每天关注灵芝花的最新动态。如今,除了生产和销售灵芝切片、子实体和孢子粉等产品,冠县的灵芝盆景也越来越畅销。王明瑞告诉记者,普通栽培大棚年收益在3万元左右,灵芝盆景大棚年收益能达到10万元,“灵芝盆景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灵芝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400多万元”。

  2017年,从事灵芝种植多年的曹子英注册了“三秀呈祥”品牌,开发了灵芝孢子粉、灵芝茶、灵芝孢子油等一系列灵芝加工产品。“近日,很多客户订购了灵芝产品,我们正在打包发货。”山东三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子英一边指挥一边对着出货单,“‘冠县灵芝’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产业在不断发展,链条在不断延伸,产品也丰富了。冠县灵芝的声誉越来越响,产业也越来越旺。”2022年,仅灵芝产业一项就带动当地灵芝种植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

  “冠县的‘灵芝能人’很多,他们不仅摸索出了在平原地区种植灵芝的成功经验,更闯出了依靠优质土特产增收的富民产业路径。”冠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申延龙说,围绕提升灵芝全产业链价值,拓宽“仙草”共富路,冠县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理念,一体化推进生产标准化、加工精细化、产业融合化,聚力推动冠县灵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2020年,灵芝正式被国家卫健委列入“食药物质”名单重要试点品种,2022年2月,冠县灵芝获批国家级“药食同源”试点项目。在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百强榜中,“冠县灵芝”位列第37位。

  山东冠芝药业有限公司是冠县的一家灵芝深加工企业。在企业的无菌车间,自动化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一粒粒孢子油胶囊随着生产线进入包装罐中。“我们企业填补了冠县灵芝在标准化加工领域的空白,拥有16个产品批号,自主研发了灵芝孢子油等多款灵芝深加工产品,实现了灵芝产品按克卖,提高了附加值。”山东冠芝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靖俊峰说。

  灵芝开出了致富“花”。在推进灵芝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中,冠县构建灵芝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成立以“链长制”为统领的灵芝产业链,深入实施灵芝产业“13321”系统工程,即围绕打响“冠县灵芝冠九州”品牌,打造中国灵芝产业冠县新高地,推动中国灵芝产业高质量发展1个总目标,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3品”行动,建设科技研发、市场交易、园区化发展“3大平台”,深耕药用、食用2个领域,实现灵芝产业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冠县经济开发区瞄准灵芝,积极发展中医药产业,实施了华冠灵芝大健康产业集群项目,与华润制药、中药控股、广药集团等知名药企合作,可带动3000多户经营主体从事灵芝生产加工销售。”冠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闫海存说。

  正在大棚里干活的冠县灵芝种植户靖永国高兴地说,“俺是最早种灵芝的人之一。今年,我种植的灵芝孢子粉、子实体销售价格比往年上涨了30%,今年收入70万元不成问题”。 (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