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一家中型国企工作。当时企业闲置人员多、负担重,生产经营困难,不少职工面临“下岗”待业。上级要求我们广开门路,搞多种经营,大力办好“三产”。我们成立了劳服公司,又办旅馆又开饭馆,听说养殖业成本低、挣钱快,还能安排富余职工,便决定去郊区养鱼。
我分管行政后勤,很快就在通县次渠和三河县段家岭租了两块地,挖了七八个鱼坑,干起了养鱼的行当。
“隔行如隔山”。我们是个物资供应企业,对养鱼一窍不通。第一次养鱼,鱼苗撒下没多久,水面上白花花就死了一。当地养鱼人指点说是缺氧,我赶快派人置办了好几台增氧机……喂鱼的方法也大有学问,鲤鱼、鲫鱼、白鲢吃的饲料不同,每天不但要定时定点敲打鱼盆,吸引鱼群吃饭,还要分层撒料,各吃各层的鱼食。经过不断实践,几位养鱼的职工总算摸出点门道,看到鱼塘里成群结队、欢蹦乱跳的鱼群,大家都十分高兴。
谁知新的难题接踵而来——收获时节,几千斤捕捞上来的鲜鱼怎么处理?卖吧,当时市场上每斤才三块多钱,我们的鱼把成本算下来,租地钱、鱼苗钱、饲料钱、水电费、运输费、设备折旧,还不算人工,一斤平均就已经四块多了。再说了,谁去卖?上哪儿卖?都是难题。“鲜鱼水菜”,欢蹦乱跳的活鱼不能久放,急得我团团转。无奈之下,经班子研究,干脆分给职工,当做“三产”给大家谋的福利。记得有一次“十一”前,鱼大丰收,每位职工分了竟有十多斤鱼。职工扛着半口袋的鲜鱼既高兴又犯愁,一时吃不了,冰箱放不下,只得分成份,下班后挨家挨户去送给亲戚朋友。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分鱼送鱼就成了同事们的谈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