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4月17日),大盘全天单边回升,连挫两日的小微盘强势反包领涨。全天超5000股飘红,逾200股涨停。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2.14%报3071.38点,创业板指涨2.11%。A股全天成交9238.6亿元,环比略减;北向资金小幅净卖出2亿元。
市场情绪的改善是一个重要因素。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提出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出现恐慌性下跌,市场在高层紧急回应分红和退市问题后重回正常轨道。从3月25日以来至4月16日,影视ETF(516620)的跌幅高达21%,但今日的反弹显示了市场对该板块的信心恢复。投资者对于行业复苏的预期,以及对于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增长潜力的期待,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影视ETF的上涨。后续警惕退市疑云对小微盘的持续影响,短期波动可能加大,长期看好板块成长空间,建议逢低关注。
2024年清明档(4月4日至4月6日)综合票房达到8.42亿,创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纪录。五一档票房有望延续修复态势。电影市场逐渐回暖,2023年暑期档、2024年元旦档、春节档及清明档均创中国影史票房新高。2024年五一档(5月1日-5月5日)电影共涉及11部新片,其中包括进口影片2部,相较2023年有所下降;电影涵盖类型较广,包括喜剧、动作、爱情、悬疑、犯罪、喜剧、动画等多个类型,能够满足众多观影者的需求。我国电影市场仍处于复苏阶段,存量片单释放后更多优质影片有望陆续定档。清明档期间的票房强势超预期,叠加长尾效应,预示着影视产业的回暖趋势。此外,上半年档期全线爆发,引进片和优质IP储备的加持,使得后续档期仍受到市场的高度期待。
微短剧亦需精品化,技术革新创造更多可能。2023年政策再度鼓励“百花齐放”,微短剧、真人互动影游等新型内容形式迎来快速发展。同时,以Sora为代表的AI视频持续迭代,以VisionPro为代表的MR开启空间计算新。
春节期间,《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以小博大,短剧拍摄仅耗时10天,后期投入8万元,便和《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一起,拿下过亿的充值收入。由此可见,全球内容消费已经从长时娱乐转向短时娱乐、从整块时间消费转向碎片化消费。爆火的剧集、惊人的收入,引来大量巨头“跨行”,从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到长视频平台爱奇艺、腾讯纷纷入局,市场规模及容量急剧扩张。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6.8亿元。
苹果的入局极大促进了开发者布局MR,后续还有Meta、索尼等MR新品上市,内容及应用有望随硬件繁荣而繁荣。影视娱乐功能作为MR设备的主功能之一,或会被MR重新定义,进而打开未来影视的成长空间。
3月全球AI应用增速榜TOP20中,近一半为国产产品,其中秘塔AI、Kimi两大现象级产品排名前2。
国内AI应用侧催化持续。2024年4月17日,“天工3.0”将正式开启公测,其采用4千亿级参数MoE混合专家模型,并将同步选择开源。C端应用“天工AI智能助手”支持AI搜索/创作等功能。国内应用侧催化持续。(1)商汤将发布“日日新”大模型5.0版本;(2)爱诗科技与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3)北大开源最强aiXcoder-7B代码大模型,专为企业级软件开发场景设计;(4)万物推出“万知”;(5)字节推出的AI教育应用“Gauth”用户破亿,日活超200万;(6)腾讯云推出AIGC云存储解决方案,专为AI大模型存储需求设计。
AI持续赋能影视制作,提升内容精度及制作效率。随着影视制作工具的不断迭新,视频内容的制作效率持续提升。除了直接用于制作视频内容的多模态AI工具外,AI3D工具、XR虚拟拍摄设备等的应用也可以持续提升内容制作精度及效率。以XR拍摄技术为例,其可节约实际搭建场景的成本,包括场地租赁、搭建、道具等成本,同时可以节约时间,提升制作效率。比如精品短剧《柒两人生》采用虚拟拍摄相比传统拍摄方式,其特效时间缩短了10个月,同时成本减半,从而实现效率的大幅提升。
影视ETF在经历了之前的回调后,其性价比凸显,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的流入。从3月25日以来至4月16日,影视ETF(516620)的跌幅高达21%,但今日的反弹显示了市场对该板块的信心恢复。投资者对于行业复苏的预期,以及对于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增长潜力的期待,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影视ETF的上涨。影视行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整体估值水平相对较低。随着行业基本面的改善,市场对于影视股的估值进行了重新评估,估值修复成为推动影视ETF上涨的另一动力。
从投资角度,基本回调到了2022年中的水平。当时短剧和AI赋能的估值还未完全注入板块,长期来看这些新增量价值都还在,随着行业修复+新业态放量(微短剧、影游、MR等)+AIGC降本增效,考虑到AIGC商业化应用的加速、行业复苏预期和业绩改善预期等方面,市场情绪回暖有望推动行业估值的修复。短期波动可能加大,长期看好板块成长空间,建议逢低关注影视ETF(516620)。
证监会回应分红和退市问题,小盘风格整体反弹;产业链进展不断,核心零部件有望加速导入特斯拉产业链
此前市场担心新“国九条”中,分红和退市监管新规会导致大量小市值上市公司退市,因此近期小盘风格大幅下跌。而昨晚证监会回应,本次退市指标调整旨在加大力度出清“僵尸空壳”、“害群之马”,并非针对“小盘股”。在标准设置、过渡期安排等方面均做了稳妥安排,短期内不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市场有观点认为“本次退市规则修改主要针对小盘股”,这纯属误读。
根据测算,沪深两市明年适用组合财务指标触及退市的公司家数预计在30家左右;明年可能触及该指标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约100家,这些公司还有超过一年半时间来改善经营、提高质量,2025年底仍然未达标准,才会退市。
从机器人产业ETF(159551)来看,目前93只成份股,有90只总市值在500亿元以下,合计权重达到73%,整体偏向小盘,相对受益于今天的市场风格。
产业情况方面,上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成功举办,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及零部件厂商公布最新进展,有公司宣布已进入特斯拉供应商名单,代表国产传感器技术获得了海外龙头厂商的认可。降本需求下丝杠、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有望加速导入特斯拉产业链。
下游制造业复苏,人形机器人产业推进迅速,成长前景广阔;短期4月末财报季市场波动加剧,可考虑遇调整分批布局
政策层面,近期,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重点聚焦先进设备、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等方向,并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大规模设备更新既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经,今年以来,国家数次出台设备更新相关的指导方案,后续财政、税收等系列政策“组合拳”值得期待。随着设备更新具体支持政策落地,经济内需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工业机器人等通用设备需求有望提振。
需求端来看,机器人产业主要面向制造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3月制造业PMI为50.8%,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回升,主要由春节复工及出口带动。PMI新订单指数比PMI生产指数高0.8个百分点,并且回升幅度高1.6个百分点,说明需求好转程度更佳,利好机器人产业需求。
通用机械行业存在 3-4 年周期性波动的历史趋势,金属切削机床、叉车、工业机器人等都属于通用机械设备,上一轮周期自 2019 年三季度左右开始,周期见顶在 2021 年一季度,根据历史周期规律推测,随着下游制造业复苏,工业机器人或将迎来新一轮的上行周期。
相比于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更能适应于各类现实生活的场景,使得机器人增大规模效应降低成本。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3年的18亿美元提升至2028年的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速约50.2%。根据特斯拉官方微信公众号2022年10月1日发布的文章,特斯拉机器人预计将在3-5年(大约2025-2028年)内交付,产量将达到数百万台,价格可能不到2万美元,国内外产业推进迅速。
2024年除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定点发放外,还有世界机器会、特斯拉AI DAY、海外机器人展会等相关事件,以上热点有望共同推升机器人板块行情。
短期来看,人形机器人发展仍处在早期阶段,4月末A股也将迎来财报密集披露期,市场波动可能加剧。不过此前机器人板块已大幅调整,目前板块估值低于历史低位,同时还有高成长前景,短期又有政策催化和景气上行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