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点冷,要注意温度和含氧量,最好每天开一会儿增氧机……”一大早,曾获得“大国农匠”称号的养鱼专家、天府新区丹龙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成龙便来到社员养殖户许钢的鱼塘,仔细查看并详细叮嘱一番。从18岁开始养鱼,李成龙已经干了快40个年头,从一个人单干到带动全村人加入,目前合作社已发展到产值近亿元。
以一人之力带动小山村近亿元产业,这便是“大国农匠”的巨大能量。据悉,近年来,成都市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关于人才工作系列论述精神,围绕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出台落实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超37万人、总量位居副省级城市第2名,精准培育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3.2万余人,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农业人才68人、乡村专业化运营团队61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在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征程中,成都市再次围绕“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底出台的《成都市委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人才融合互动”被纳入“七个融合”之一,将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建强乡村振兴人才矩阵,完善城乡人才双向流动体制机制,通过培育壮大“成都农匠”等方式,打造一支有情怀、有能力的高素质“三农”人才队伍。
全市乡村振兴专家人才“组团式”巡回服务工作动员部署会结束后没多久,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李仕贵便召集所内的水稻专家们,研究对口服务郫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的细化方案。
这是成都市委组织部联合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全市17个涉农区(市)县实际,组建的“5+8+N”乡村振兴专家人才“组团式”巡回服务体系,包括5个乡村振兴专家人才综合服务团和8类乡村振兴专家人才专项服务团,帮助乡村振兴薄弱地区开展规划制定、技术指导、农业产业功能拓展、本土人才培养帮带、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等。
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市委召开的乡村建设人才代表座谈会,明确提出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引导各类人才融入大局各展其能,在农村广阔天地创新创造创业,着力锻造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成都农匠”。据悉,成都将在市、县两级分领域组建规划、科技、教育、卫生、文体、农技、法律等专家服务团,以“乡村点单、部门派单、专家接单”模式开展服务;建立乡贤人才库,引导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文化名人等参与乡村建设;健全“银龄人才”入乡服务机制,支持设立银龄工作室、服务站;推动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到乡村兼职兼薪。同时,实施“农创这是客”返乡创业行动,加大乡村科创总部(林盘)、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力度,创设“蓉漂·农创荟”主题赛事,支持涉农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就业见习基地、大学生实习基地。
春回大地,崇州市道明镇斜阳村的山林一片郁郁葱葱。满山的中药材已进入成熟期,季崧林地股份合作社“掌舵人”谢娇带领社员们在林间验收,看到根茎粗壮、如期进入成熟期,大家都兴奋不已。
这位看上去斯文秀气的年轻人,在当地村民心中可是绝对的权威。作为一名返乡“白领”,她接过父亲的衣钵开始创业,用现代化经营理念发展农业,并通过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学院的培训,一步步成为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目前,谢娇掌管着1101.3亩林地,带着100余户乡亲种植黄精等药材,建起种苗培育温室,铺起一条条观光步道,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康养休闲”等多产业融合的局面,获得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殊荣。
在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学院的档案中,像谢娇这样的优秀学员还有很多。“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曾胡丽、“全国农机土专家”刘长洪、巫金波……近年来,学校共招收农业职业经理人学历教育学生1000余人,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2万余人,回乡比例高达97.59%,农业职业经理人班毕业生领(创)办农民合作社逾9200家,占成都市总数的83.4%,涌现了一大批乡村振兴“头雁”人才。
外引内培相结合,加强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成都市农村人才建设的宗旨。根据“人才融合互动”的意见,成都市将注重从本村(社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里培养选拔村(社区)党组织,选拔优秀村党组织进入镇领导班子,专编考核招聘一批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纳入事业编制人员管理。同时,实施城乡社区专职工作者强基提能“金沙计划”,每年培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担当作为好支书各100名,到2027年建成100个村(社区)工作室。建立乡村首席运营师制度,支持首席运营师带团队开展乡村整体规划、农业品牌建设、新媒体运营等工作。推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建好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学院,每年新增农业职业经理人1万名左右。
走进温江区万春镇高山村,田野中几幢简约现代风格的建筑十分醒目。开放式的空间错落有致,建筑与院内的竹子、树木等自然绿植融合,形成一半个性时尚,一半雅致自然的风格。高山村、村委会主任颜泽菊正带着一个农业科技团队参观办公场所,“乡村的发展需要更多创新和活力,我们村周边五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农业院校,我们希望将这些高校青年、青年创客吸引过来创业落地。”
去年底刚建成的“榜样青年CSA社区”,集智慧农业中心、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训、共享办公、大蒜咖啡馆、留灯书屋、民宿等为一体,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筑巢引凤,为周边高校院所的优秀青年人才到乡村发展提供创业空间。
提升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水平,这是成都市为了激励广大有志之士在农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拿出的满满诚意。目前,成都市正在制定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发展规划和专项激励政策,健全农业人才培养认定机制,完善市级人才计划涉农专项,将更多乡村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分类目录。今后的“成都农匠”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种养能手”“乡村工匠”,无论是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科研人才,还是具有丰富种养经验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农民;无论是掌管成千上万亩土地的职业经理人,还是把特色农产品销往全球的电商达人,都将进入成都市人才序列,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支持。
同时,成都还鼓励建立人才合作联盟、巾帼创业联盟,分层分类完善优秀乡村人才共享库、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库,推行教育、卫生等领域“县管校聘”“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在职称评审、工资待遇、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按规定给予政策倾斜,并建强乡村人才聚集交流“1+N”服务阵地。鼓励利用乡村闲置资源建设集社交、消费、服务于一体的人才社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