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杨柳雪村村西的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内,今年新建的大棚让当地农民大开眼界:养鱼池内的水流进相邻的蔬菜大棚里,水中的鱼粪成了蔬菜的养分;蔬菜净化了流进来的水,最后又被抽进养鱼池内。
建成这一种养循环模式的,是山东惠达瑞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养鱼大棚和蔬菜大棚里,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隆晓详细介绍了两种大棚内的水是如何循环的。
一个养鱼大棚,长80米、宽24米,棚内建有8个巨大的圆形养鱼池,每个养鱼池的容量是50立方米,池内养着罗非鱼、鲟鱼及多种观赏鱼。每个巨大的养鱼池,对应着建在邻近的一个蔬菜大棚,蔬菜大棚长34米、宽16米。
养鱼池水面高,蔬菜大棚的地面低,水可以自流进菜地里。菜地里没有土,上面是鹅卵石,下面是过滤槽。养鱼池内的水流进来,同时带来了鱼粪,鱼粪附着在鹅卵石上,腐化分解后,成为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流进菜地的水,没了其中的鱼粪,再经过下面的过滤槽,成为清水,又被抽进养鱼池。“这种养鱼、种菜用水的循环模式,比养鱼、种菜各用各的水,可节水90%。”隆晓说。
养鱼大棚里,池内的观赏鱼色彩缤纷,9月22日放进池内的鲟鱼,到11月10日,大的已经长到2.5斤了。“我们第一批放的是大苗鲟鱼,长到2.5斤就可捞出卖了。”隆晓说,“以后再放,从成本考虑,会放小鱼苗。”
已经开始生产运营的,是一个养鱼大棚和与之配套的8个蔬菜大棚。蔬菜大棚内种着芹菜和小油菜。记者采访时,芹菜已长到40厘米高,可以采收了,小油菜再有半个月也能卖了。
“这种模式种菜,棚内没有土,不会长草,又不用打药施肥,日常管理全靠仪器。”杨柳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孙荣军说,“除了种和收,平时不用人工,种菜省了人工费。”
山东惠达瑞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在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内建起4个养鱼大棚和与之配套的32个蔬菜大棚。现在已建成3个养鱼大棚和24个蔬菜大棚,11月底,这些已建成的大棚将全部投运生产。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来看这里如何养鱼、种菜,主要是周边的合作社负责人和种养大户。每个走进大棚的人都问得很细。”孙荣军说,“这种循环用水养鱼、种菜的模式,要运营上一年,才能看出效益如何。前来学习的农民还是在观望,明年应该会有农民学着用这种模式搞种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