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渔场将实现‘三无’化,远程控制无人值守,风光互补无化石能源输入,绿色生产无无污染排放。”11月23日,科创中国·智慧农业产学融合发展大会在荆门举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朱明展望智慧农业的未来时地说。
朱明认为,未来水产养殖要围绕智能投饵、育苗繁育、智能捕捞、水质智能感知、水产品鲜度智能传感等方面进行创新。当前水产养殖饵料投放主要依赖人工,投多投少全凭感觉,未来随着智能投饵装备——投饵机器人投入使用后,投饵变得越来越精准,投饵多少智能估算,投饵强度自动评估,既减少人工,又避免浪费。鱼苗繁育和养殖更加标准化,鱼苗生长繁育环境智能化监控,鱼苗数量智能化统计,并根据鱼苗数量、大小精准投放饵料。鱼塘水质好坏,直接关系鲜鱼品质和产量,目前水质智能感知系统和高密度养殖增氧等设备正加快研发,未来鱼情与水质巡检机器人将适时监控水质和鱼儿生长状况。此外,水产品鲜度监测智能传感系统、基于电磁场和智能标签的淡水鱼保鲜加工装备也加快研发,吃的是不是新鲜鱼,手机上点一点就一清二楚。
此外,朱明还建议加快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5G网络和摄像头、传感器等信息获取与服务设施作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并规划、一起建设,为农机装备智能化精准作业提供条件和保障。加大智慧农业服务扶持,探索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小农户的智慧农业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模式。加快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开展数据标准化和数据赋能、数据赋值等研究,解决农业生产基础数据不完善、产业与技术数据不完整、供需和市场信息数据不对称等问题,并建立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