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20多年的鳗鲡回来啦!”日前,中国科学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赤水河站)科研人员在开展赤水河鱼类资源监测时,再次监测到珍稀鱼类“鳗鲡”。
这是赤水河开展全面禁渔的成果之一。2017年1月1日起,赤水河流域实施全面禁渔这是长江流域首条实施全面禁渔的一级支流。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未在干流筑坝的一级通航支流,干流全长436.5公里,被誉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庇护所和栖息地。200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赤水河被纳入保护区,其中贵州省境内江段299公里。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开展重要栖息地修复,加强资源调查监测,加强外来物种防治,加快推进生态修复。”
站在仁怀市茅台镇双龙村安龙场组河岸,河滩树木郁郁葱葱,赤水河缓缓流淌。“这是去年开展退化栖息地修复栽种的树。以前这些沙滩没有植被,每逢雨季,泥沙被冲进赤水河。”保护区茅台管理站站长母杰介绍。
“开展退化栖息地修复,是保护区实施保护赤水河流域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举措。目前,保护区在赤水河沿岸退化栖息地修复746.44亩。”贵州省保护区保护中心工程师刘定明介绍,2018年以来,贵州累计投入3418.80万元用于保护区贵州段退化栖息地修复等工作。
近日,茅台镇兰家湾白酒污水处理厂在建中的平台主体建筑已经基本建设完毕,后期将进入室内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刘定明介绍,保护区设立以来,保护区贵州段通过新建污水处理厂33个,累计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1165个,年减少污水直排污3963.22万立方米。
曾经的赤水河,由于过度捕捞、污水直排等遭到严重破坏,鱼类越来越少,一些珍稀特有鱼类甚至一度消失。如今,通过生态修复,赤水河从曾经的百孔千疮变成了水清岸绿。
“赤水河的水质越来越好。”向英俊在赤水市复兴镇双龙村河道上进行日常巡河工作。向英俊曾是赤水市文华街道的渔民,2016年渔民退捕转产后,到保护区渔政综合执法平台从事渔政执法船驾驶和渔政巡护员工作,成为赤水河畔“护渔人”。国务院批准设立保护区以来,保护区贵州段累计退捕转产捕捞渔民432户1061人。
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在仁怀市茅台镇建立了赤水河水生态环境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以下简称观测站)。“80后”环境科学博士、观测站副站长杜宏伟2022年到观测站工作。“两年来,我们开展赤水河流域污染源调查等,为赤水河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杜宏伟说。
2021年6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赤水市建立赤水河站。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驻站负责人刘飞是一名“80后”水生生物学博士,他很高兴能为守护赤水河贡献力量。“作为鱼类研究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赤水河这一珍稀特有鱼类的最后庇护所。”
赤水河不断吸引着年轻人。“90后”何雨琦,去年农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便来到赤水河站工作。“我主要开展渔业资源监测、饵料生物资源监测、鱼类栖息生境监测等工作。”何雨琦说。
“近年来,赤水河治理、保护力度持续加强。从水质来看,干流基本保持在地表水I类、II类的水平,主要支流基本上保持为地表水III类。”看着赤水河越来越干净的河水,杜宏伟高兴地说。
“接下来,我们将立足赤水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需求,开展观测研究、技术推广、管理支撑等工作。”杜宏伟表示,重点是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出发,解读流域特色水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和背后机理机制,重点开展流域特色产业污染物环境行为及其对赤水河重要水生态系统综合效应等相关研究,支撑流域系统治理修复。
刘飞介绍,该站通过“监测+繁育”等科技手段,进一步优化赤水河鱼类种群结构和增强流域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全面禁渔7年以来,鱼类物种多样性稳步提升,部分物种的栖息范围明显扩大,部分珍稀鱼类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主要优势种类的种群结构显著优化,鱼类整体资源量明显增加,鱼类繁殖状况显著改善。”刘飞介绍,鳗鲡、鱤、异鳔鳅鮀、红唇薄鳅等消失多年的鱼类重新在赤水河出现。
刘飞介绍,统计显示,目前赤水河贵州段分布有鱼类12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对象1种,即长江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对象7种,分别为鯮、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金沙鲈鲤、岩原鲤、胭脂鱼和长薄鳅。此外,赤水河贵州段还分布有32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
刘飞表示,赤水河站将继续面向长江大保护国家需求,以鱼类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系统开展赤水河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