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创新主体,也是创新的源头,只有基础工作打扎实,才能提出创新的题目。创新是在生产中遇到难题而不断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
“格尔木始终不是我心里最终的归属,退休后我会考虑到一个宜居的城市养老。”虽然在青海省格尔木工作生活了30年,李小松仍毫不讳言当地恶劣的生存条件以及退休后的打算。
上世纪80年代,初到格尔木的李小松的确萌生过离开的念头,但是接触到盐湖资源开发当中尚未解决的技术和科研问题时,“立刻被吸引住了,原来无机化工行业中还有很多研究成果没有变成产品,我要让已有的技术成果产生经济效益,解决这些被忽视的问题。”李小松说。
理想的实现并不顺畅,“把实验室成果放大到生产,会碰到很多实际问题,设备选型失误,温度、压力等参数选择不合适,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李小松说,“其实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为挑选适合产品生产的设备,李小松的团队把研发过程彻底破解开来,研究者提出实验参数之后,由设备供货厂家提供符合参数标准的设备,“设备制造厂对其设备的性能最了解,而有一定研发能力的设备厂家通过参数核定后,决定是否提供设备。研究者和厂家的计算参数一旦相符,就能获得最适合的设备,避免设备选型方面的重大失误”。对设备供货厂的重视,是研究成果工程化成功的关键。
成功看似缘于好运气,实际上,李小松带领团队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案头工作中数据一定会不断校正和调整,做项目之前要反复琢磨是否存在颠覆性问题。”李小松解释说。
重视技术的改进提升,是李小松成功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另一个经验。青海盐湖的一项钾肥生产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小松并没有止步于当时的水平,通过进一步技术改进,现在的产品已经优于国外同级别的钾肥质量。
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李小松也有独到的看法:“过去国家许多研究是解决产品、技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看来,当时的水平并不高。而受过奖励的技术即使得到改进提升,也很难再申请获奖,这造成高能耗企业一旦戴上国家奖励的光环就会裹足不前。”李小松认为现有的传统产业升级应该得到国家重视和引导。
由于注重科技成果的提升转化,青海氯化钾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90%,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青海盐湖提供的钾元素。”李小松笑称。
虽身为企业总裁,化工专业出身的李小松参与最多的还是技术管理。长时间的缺氧和高强度工作,使得他血压高、心跳快。为赶到800公里之外的西宁参加会议,“一天24小时任何时候都从格尔木出发过”,谈起辛苦,李小松说习惯了。
李小松习惯的还有多次与妻子打时间差,格尔木与西宁之间,是李小松与父母的距离,也是妻子牵挂的两头,一头照顾父母孩子,一头照顾忙于工作的李小松。为了给李小松惊喜,妻子经常不言语地出现在格尔木,而有一次,李小松刚接到立刻奔赴西宁的任务。提起妻子,适才兴致勃勃的李小松显出无奈和愧疚,“正是因为她的理解和照顾,我才能这样尽情地享受工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