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棚里既养鱼又种菜,不光产量高还能节水节肥,最重要的是绿色无污染。如今这样的“黑科技混搭风”在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已成功实现……
走进舍必崖大棚种植区,一片郁郁葱葱,种植槽里的西红柿、豆角、空心菜、油麦菜等长势喜人,再仔细看,原来,蔬菜都是长在水里的,而在蔬菜下面的水里还游着鱼,有罗非、黑鱼、鲫鱼、泥鳅……种类繁多,呈现出一幕鱼在菜中长、菜在水中生,伴着潺潺流水和谐共处的画面……
大棚的主人,23岁的小伙子姜庆给出了答案。“这个大棚就是专门为鱼菜共生设计的。简单来说,就是鱼和蔬菜循环种养的生态生产模式。环保节能,无农药、无化肥,实现绿色健康。”姜庆拉着记者边指边说,“我们的这套生态生产系统主要是以高密度养殖鱼池、立体基质水培、深液流水培进行综合配套设计的一套水自流循环系统,整个系统通过水泵进行节能循环。你看,鱼池的水经过水泵提升入生化处理区,通过核心技术手段快速地硝化和微生物处理,将鱼的粪便和饵料残渣转变为植物可以吸收的硝酸盐等营养物质流进菜池,菜池中的蔬菜将养分吸收完毕后,净化的水再次回到鱼池中,整套系统循环流动,这样就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生态模式。”
面对记者的疑问,姜庆笑着说,“如果按照传统理念,种菜和养鱼是绝对要分开的。一亩土地,二三成实际上成了田埂和小路,通常为了增加产量防治虫害,农药化肥都要撒的。而另一方面,鱼塘为了保障顺利生产,需要采取肥水、改底、沉淀、增氧等方式,一旦出现问题,水质恶化、损失惨重。”
“可生态循环农业却解决了这一问题。”姜庆告诉记者,鱼菜共生能很好地解决土培和养鱼各自的缺点。同时,整个“鱼菜共生”系统整年都在循环当中,实现零排放,可以有效节水95%,是个非常好的绿色农业项目。
说起“鱼菜共生”这种模式的利润,姜庆如数家珍。“我的大棚落户到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后,仅仅两个月,蔬菜就走向市场。凭借着高品质、高营养,虽然售价比市场上同类产品略高,仍供不应求。多样的瓜果蔬菜品种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每天均有蔬菜商前来‘收菜’,也可为游客提供亲手采摘的体验。”姜庆给记者算了详细账,“以目前棚里最主要种植的空心菜为例,它每天的产量可以达到30—50斤,鱼缸里高密度养殖的鱼每年分两批走向市场,产量可以达到15000斤—20000斤。收入比传统模式高多了。”
比起辛苦一年的传统种植方式,“鱼菜共生”可谓低投入、高产出,也让姜庆这个年轻人真正从“田头”尝到了“甜头”。
据了解,近年来,赛罕区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推动科技创新、绿色生产,促进农产品提档升级。下一步,赛罕区将着力夯实农业生产力,努力做精做强设施农业,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提升智慧农业水平,同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让更多的人看到农业蕴含的商机,让更多的农民获得真正的实惠,走出一条赛罕农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此外,赛罕区还将依托设施果蔬产业,着力在调结构、引技术、延链条、创品牌、增效益上狠下功夫,重点打造“一村一品”生产基地及企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构建产销联动、以销定产新模式;扶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技能培训,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社会资本投资兴业。同时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并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康养等新型业态,统筹推进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种植和休闲观光“五项工程”,让“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花房子”“老院子”成为农民增收、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