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长沙,湘江蜿蜒。登上位于城区湘江风光带中部的杜甫江阁,只见江心的橘子洲,宛如一艘巨舟锚泊在碧绿的江面上。远眺西岸的岳麓山,十月金秋的艳阳下,一片葱茏,红枫点缀其中。千百年来,从这神奇的山水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湖湘俊才,灿若星河。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就坐落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创建于1938年的湖南师大,已经走过了70载风雨历程。在这不寻常的70年中,学校在辗转迁徙之中屡创奇迹,在分分合合之中延续梦想,在改革开放之中演绎传奇。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在这所地处内陆地区的师范院校里,科学研究异军突起,科技创新成果累累,服务社会成就喜人,显现出一派强劲的发展势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是一所大学实力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湖南师范大学坚持把加强和提高科技实力作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前提和保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形成勇于攀登、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湖南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大批引进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筑巢引凤”,此举奠定了该校雄厚的师资基础。随着学校全面加快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一系列重要办学指标上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湖南省属高校的排头兵,进入了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与此同时,该校在自然科学研究多个领域取得了国内一流的科研成果。
进入新时期以来,湖南师范大学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以原创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动力,使该校的整体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研究平台和重点学科建设日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得到大力重视,科技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储备和科技支撑。
对此,校长刘湘溶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办高水平大学没有科技实力是不行的,科学研究是提升学科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以科研促发展的思路确立之后,湖南师范大学的科技工作始终坚持“依托学科、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十五”以来,在学科建设、重大科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专利和成果奖励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科研标志性成果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学科建设能力是高校学术水平的基础。湖南师大在较短时期内,就拥有了6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40多个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建成了一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而一批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成功,标志着该校自然科学领域科研学术水平又跃上了新的台阶。“十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及攻关计划等科技项目资助经费达到2亿多元,其中有 “863”计划项目16项,国家“973”计划子项18项。与此同时,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4项,其中包括4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项重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及其他科研项目的研究,有效地提升了该校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实力。
在自然科学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著、获奖成果和专利授权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三大硬指标。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师大“十五”以来发表的自然科学研究论文5600余篇,出版自然科学著作291部。学校高影响因子4.0以上的论文不断增加,2007年度已达21篇,SCI论文被引次数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自然科学类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达到35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32项。刘筠院士在鱼类育种领域所取得的高水平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湖南省首届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该校主持的“异源四倍体鲫鲤鱼和三倍体湘云鲫(鲤)研究”和参与完成的“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与“中国冰川分布及资源调查”3项成果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有9项科研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十五”以来,申请专利65项、授权36项,著作权3项授权,刘筠院士课题组的“四倍体鱼的培育方法”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师大先后成功举办2004年首届国际生命科学院士论坛和有限元超收敛和后验误差估计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发育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第六届海峡两岸研讨会生物学启发的理论科学问题”等多次高水准国际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中外专家分别就不同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对一所师范类重点高校来说,培养具备较强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培养机构本身就必须具备优良的科技创新环境。湖南师范大学提升科技创新要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加快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来实现,多条主线齐头并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学科实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所在,兴学科乃兴学校之本。”进入新世纪后,该校始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按照“突出重点,分层建设”的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选择地打造若干优势学科,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沃土”。
“十五”期间,该校形成了“四类”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对国家重点学科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增补评审,该校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学、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和基础数学6个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伦理学和中国近现代史2个学科成为湖南省最早的两个文科国家重点学科。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3个理科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全部获得立项,申报中标率为100%,成为全国师范类大学理科重点学科数量最多的大学之一。这些都展现了该校在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整体实力和学术水平,是该校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新的历史时期,湖南师范大学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该校张国骥教授介绍:“学校将人才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引才、育才、选才、护才、用才环环相扣,一项都不能少。”在自然科学学科领域,已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青年优秀人才不断涌现。该校、邓红文、匡乐满和刘少军教授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目前,该校已拥有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15人,成为全国师范院校和地方高校中拥有新世纪人才最多的学校之一。
现在湖南师范大学已形成了以发育生物学研究团队、理论物理研究团队、基础数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研究团队、动物重要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教育部创新团队;农业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数学中的现代分析及应用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学术研究队伍。
一流科技平台是创造一流成果的保证。为了提高该校科技创新水平和学术竞争能力,学校以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通过十余年不懈努力,“国家地方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已基本形成。
“十五”期间,该校教授梁领导的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室被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姚守拙院士领导的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实验室建设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十一五”以来,该校多倍体鱼繁殖及育种技术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实验室经过激烈的竞争获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校还新建了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计算与随机数学及其应用、洞庭湖流域资源利用与环境变化、资源精细化与先进材料3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2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师范类高校中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最多的大学之一。
此外,科研硬件条件的改善直接推动了平台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添置的高性能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循环水养殖系统、AKTA蛋白质纯化仪、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仪、催化剂评价装置等先进仪器装备是高水准科学实验平台的重要支撑。
为了把一些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湖南师范大学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以刘筠院士科研小组的湘云鲫(鲤)技术为依托,年产10亿尾湘云鲫鲤鱼苗的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销售遍及全国29个省、市,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经济效益,鱼苗销售量逐年增长,今年销售鱼苗达到3.7亿尾,呈现喜人的发展势头。这一国际领先的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标志着该校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类似这样的产学研合作“大动作”,近几年来在湖南师范大学并不鲜见。生命科学院蛋白质化学研究室研究的国家一类新药虎纹镇痛肽(HWAP-I)已通过了国家药审中心的评审,进入临床试验。“新型绿色微生物杀虫剂”项目成果在2003年获得国家农药证书和准产证,并与湖南衡阳莱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产品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新建的大规模生产线也即将投产,这对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产业、确保食品安全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用于动画的三维集群渲染平台、中草药成分血根碱制备新工艺、农用转光膜和利用含酚废液制备磷酸酯等成果已在推广应用或进入试生产,显示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支持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湖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是与该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技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的。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匡乐满教授介绍,学校科技管理依据“开拓、务实、创新、服务”的指导思想,努力打好“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技项目为牵引、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为纽带”的管理“组合拳”,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强化学科交叉联合,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重制度建设,又重实施执行;既重立项,又重管理;既重成果,又重转化;既重纵向,又重横向,积极推进全校科技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为了造就一批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促进全校科技工作上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科研教学工作,该校选拔一批年富力强、有高学历的科技人员或毕业生走上科研管理岗位,为科研管理工作增添了活力。同时,注重培养科技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更新知识结构,由单纯的“执行型”转变为懂技术、懂法律、会管理、善经营的“全面型”人才。科技处还定期组织科研管理评奖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科研管理先进工作者和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给予奖励。这大大提高了科技管理人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有了明确的科技发展目标,管理制度建设就成为确保科研工作良性循环和优化运作的保障。“十五”以来,该校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制订、修改、补充和完善了与科研管理相关的17个文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涵盖了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与重点研究基地、科学研究机构管理、青年优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管理、科研项目与成果、科研经费、知识产权与专利、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科研奖励、学术会议等各个管理层面,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执行力度和可操作性。同时,这一系列科技管理文件的制订和实施,有力地保证了全校科研工作有序进行、有章可循。这种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湖南师范大学“因师而建,依师而强”,该校科研管理部门一直就有很强的“人才强校”意识,“筑巢引凤”,为“凤”添力。一方面以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实验平台为依托,吸引、扶持优秀人才投身于科研事业,积极投身于科技成果向社会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