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院子或厨房里,都少不了一口大水缸,里面装满了清澈的井水。缸上面有一个大盖子,用完水就盖着,以免虫子或灰尘掉进去。
农家水缸多半是土的粗陶制品,差不多70公分高,缸口直径约1.2-1.5米,上宽下窄肚子大,有一圈凸起并加厚的粗陶缸沿,对缸体起着加固作用。缸体外表比较粗砺,有简单的条纹,缸内表面光滑,里外都有一层深褐色的薄釉,依稀能照见人的影子,质朴无华的样子与农家人粗茶淡饭的日子恰好吻合。
水缸一般都放置在院子里,或放在灶屋与灶头相对的墙边,缸盖上面放个水舀子。两只挑水用的木桶及扁担钩绳整齐地靠在旁边。水缸放在灶间屋,主要有两个用意,首先是用水方便,做饭时无需挪步,转个身就能顺手取水;再者就是防火。灶间屋堆放着许多柴草,“小心火烛”是必须谨记的。俗话说“穷锅灶富水缸”,意思就是灶门前烧火用的柴草要少,水缸里的水要满,一旦发生意外,方便灭火。
水缸与农家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除了淘米、洗菜去门前的河塘,洗漱、煮饭、烧水、烧猪食等,用水几乎都来自这口缸。最早的时候,都是去村里的那口老井挑水。清晨,天刚蒙蒙亮,井边上就围着一群取水人,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咯吱咯吱的扁担声,哗啦哗啦的倒水声组成乡间独有的“清晨序曲”。
当我“人有扁担长”的时候,自然地承担起了挑水的重任。肩上挑两只提桶,手提一只吊桶,一摇一晃走到水井旁边。把吊桶直直地放至水面,用手将绳子轻轻一拽,让桶口一侧倾入水面,待桶中浸满水,再慢慢提上井口,如此往复几次才能把一担水灌满。然后,歪着肩膀,弯下腰,把两只装得不太满的水桶挑回家里,在家人的帮助下把水倒入缸中。看着清水转眼之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激动。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挑水渐渐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一担水挑到缸边,轻轻放下担子,微微用力一提,那水顺势而下,形似一个小小的瀑布。很快我就练出了“基本功”:挑一担水从井旁到家,不用换肩。
家里的水缸挑两三担就能贮满,两三天用完了,再去挑。夏天,每隔一段时间,趁缸里存水不多时,还要彻底清洗一遍。用刷子一遍一遍除掉缸壁上的污垢或青苔,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来,我家在院子里打了个手压井,就再也不用挑水了。
农民的生活经验很丰富,通过水缸还能识辨天气。春夏时节,当其外表悬挂一层细密的“汗珠”时,爸爸就会说:“快要落雨啦!”一两天后,还真的就下雨了。到读初中时候,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快下雨的时候空气湿度大,而水缸水面以下温度相对较低,水蒸气遇冷后就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缸体表面,形成水缸“出汗”的现象。
岁月如歌,时光如梭。转眼时过境迁,农村都用上了自来水,水缸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家里的老缸也早已不知去向。那些承载着沧桑过往的水缸,成了我悠长的人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