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云昊 杨靖)如果说,丰饶的水土和适宜的气候,为潜江这座“小龙虾之乡”赋予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那么,科技创新无疑是“潜江龙虾”能够独领、傲视群雄的秘密武器。
从养殖技术的革新,到加工方式的优化,再到市场策略的精准定位,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一项项以科技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创新,使得“潜江龙虾”在品质、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上均取得显著提升。
2023年,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潜江揭牌,潜江联合中科院水生所、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7家单位,重点攻关“虾稻+N”“四季有虾”等核心技术,赋能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四季的轮回中,小龙虾一直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小龙虾的供应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虾苗供应在四季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春季虾苗泛滥,冬季则捉襟见肘”“商品虾的上市高峰期只集中在4至5月,市场价格低迷,养殖户利益受损”“小龙虾养殖模式单一且储备技术匮乏、消费端对‘大虾难求、好虾难得’的困境深感忧虑”……
一时间,小龙虾产业被“靠天吃饭”“严重偏科”等众多“花边新闻”所缠身。而“四季有虾”技术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而量身打造。通过池塘、温棚土池、工厂化养殖等技术创新,平衡虾苗供应,丰富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让小龙虾成为四季皆可品尝的美食佳肴。
“秋冬养虾,关键是提供适宜小龙虾生长的环境。池塘蓄水要保持一定温度,保证虾塘里四季有草,还要定期补充微量矿物质……”湖北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告诉记者,目前研究院已获得4项专利技术,并基本攻克秋冬季池塘精养虾技术,今年将在适宜地区大面积试验和推广相关成果。
去年,该院张家窑基地改建了繁育温室,配备18口小龙虾水池孵化池和46条流道式小龙虾苗种培育设施,通过人工诱导技术,小龙虾亲本同期性腺发育、产卵,在温室车间进行孵化。“每个水泥池可容纳200只抱孵虾,每只小龙虾产卵量高达300至1000粒,每期每池出苗量约8万尾。”李明波介绍,这一高效孵化系统为小龙虾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坚实的苗种保障。
与此同时,该基地通过2023年四季养殖试验,确定了“四季有虾”池塘设施改造方案,筛选出了适宜小龙虾养殖的水生植物,并实验了不同季节和各阶段小龙虾池塘养殖场内及水体营养需求和养殖管理方案,可有效解决小龙虾越冬和养殖区域密度控制等问题,确保小龙虾在四季供应的同时,品质也能稳定提升。
“潜江龙虾的发展模式早已从‘大养虾’发展为‘养大虾’‘养好虾’。通过小龙虾成长观察实验,我们将探索出更优质的小龙虾繁育与养殖模式,让更多小龙虾养殖户卖出好价格,过上好日子。”李明波说。
5月15日,记者走进高场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及“四季有虾”设施养殖试验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调温大棚,分为东西两大功能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承载着小龙虾养殖技术革新的重任。
在西侧的是小龙虾“四季有虾”温棚土池养殖模式的研发与示范项目,由6个500平方米的温棚土池构成,是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袁勇超团队的创新研发成果。
2023年以来,该团队利用温棚土池的温控优势,结合小龙虾的繁殖和生长特性,通过水草立体化种植、精准营养与投喂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大规格优质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和高品质成品虾的四季供应。
袁勇超介绍,目前,该模式下大规格优质苗种的产量已达到150公斤/亩,高品质成品虾养殖每年可达4至5茬,平均亩产高达400公斤/亩,其中七钱以上的大虾占比超过60%,为小龙虾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接下来,我们还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优化温棚土池养殖模式,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和品质,为湖北乃至全国的小龙虾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袁勇超表示。
在东侧的工厂化养殖模式研发与示范项目,是一个由41个帆布池和56个圆形养殖桶组成的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田娟的团队,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条件下,成功研发出适合小龙虾工厂化养殖的装备技术、水质净化处理系统、苗种培育技术、营养供给和投饲策略,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
“我们建立的这一新型室内工厂化养殖技术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小龙虾的四季供应,而且达到了高产优质好虾的目标。”田娟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研发的蓝色帆布养殖系统,造价低廉但功能齐全,一个大概300元,却包含了虾穴、攀爬网、遮阳网、增氧机等基本设施。这一系统可用于苗种培育,特别是从1厘米到3厘米的关键阶段。
基地的另一头,田娟指着眼前的圆形养殖桶区域告诉记者,团队正在开展小龙虾工厂化养殖循环水系统研发。该系统包括养殖桶、虾穴、攀爬网、遮阳网、增氧机、水位、污水处理器、温控设备等。研究成功后,可有效提高养殖密度和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进一步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
“四季有虾”的科研成果,让红火的小龙虾不再只是夏日的佳肴,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未来,“潜江龙虾”将插上科技的翅膀继续“飞”上新高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扛旗打样”美食名片。
临近中午,在浩口镇方咀村,26岁的创业青年姜乐乐蹲在水田旁,查看着工人捕捞上来的“美味”:数十个螺蛳与十几只小龙虾……
“虾稻+N”立体养殖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虾稻田中,除了种植水稻和养殖小龙虾外,还引入牛蛙、黄鳝、田螺等多种水生生物,形成一种多物种共生的生态系统。这种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能充分利用水稻种植生长时间和空间上的空隙,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虾稻共生的生态系统中,小龙虾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了天然的肥料,而水稻的根系则为小龙虾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场所。同时,引入的牛蛙、黄鳝等水生生物,不仅能够消耗掉虾稻共作田里的病虾苗和弱虾苗,降低小龙虾的养殖密度,还能为水稻提供额外的生物肥料,进一步促进水稻的生长。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彭宣国介绍,经过试验示范,每种共作模式可亩均增收1000元左右,其中“虾稻+蛙”模式的效益最高,每亩增收约50%。
记者在走访多家部门和企业后了解到,在养殖过程中,我市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水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和调控。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养殖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养殖户提供了精准的养殖指导。
此外,我市还研发出了一系列适用于“虾稻+N”立体养殖模式的专用设备和工具,如智能投饵机、自动捕捞机等,大大提高了养殖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升了养殖效益,让养殖户获得了更高的收益。
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淑娟告诉记者,在推广“虾稻+N”共作模式前,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会先进行试验、示范,等技术成熟后才进行大面积推广,以降低养殖户的风险。
肖雄、姜乐乐2019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2022年夫妻俩在父母的支持下投资4000万元,在家乡浩口镇狮子桥村办起了年加工成品螺蛳5000吨的市肖螺香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同时,在方嘴、新剅等村建起了800亩“虾稻+螺”共生基地。
“我们通过养殖发现一亩田可以收1000公斤田螺,仅此一项就增收2000多元。”姜乐乐说,他们率先推广了“虾稻+螺”共作模式,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当地300多位村民与合作社签订了种螺供应、螺蛳回收协议。
姜乐乐介绍,螺谷喧天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虾稻+螺”养殖面积已有2000多亩,每亩养殖加上水产加工收入有六七千元,该合作社去年年收入近1400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浩口镇“虾稻+螺”共作养殖面积已达6000多亩。
截至目前,“虾稻+N”立体共作模式在全市的养殖面积已有3万多亩。而稻田小龙虾由于肉质鲜嫩、个头更大,是商家们的销售主力。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4月,该中心小龙虾交易量近8万吨。
如今,“虾稻+N”模式宛如一曲农业创新的天籁之音,奏响了农业与自然的和谐交响,这种模式创新,是对古老农耕文明的现代诠释,更是潜江人民奋力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完美颂歌。